“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中心区域、一小时交通辐射圈,独特的区位与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注定江苏龙城——常州应在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大显身手。而作为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扇羽翼,近年来,江苏常州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将改革创新的“乘数效应”悉数对接到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中。 

平地起惊雷 

常州,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名城,随着“十大产业链”建设的快速推进,仅常州本地检验检测认证市场规模就已达百亿元以上。然而,有市场、无硬件的缺陷,让很多当地企业的检测业务只能转嫁外地,既浪费了时间,又丧失了资源。 

 “检验检测认证是促进企业研发、质量控制以及贸易交易中必须的一环,发达的检测认证产业能够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水平。”今年年初,刚刚就任常州局局长的戴云徽第一眼就瞄准了检验检测认证行业。 

经过充分调研,戴云徽发现常州的服务业聚集区还处于成长起步阶段,与苏州、无锡相比,在数量、规模、服务领域完善程度等方面均落后。于是,他不禁设想:如果在家门口建设一个检验检测认证集聚区,为企业服务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应是一件多方受益的事。 

这个设想并非空穴来风,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常州独特的区位和成本优势尽显,近几年常州市委市政府也依托国家战略,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然而,仅仅有想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政策对应、相关部门支持,才能使想法落地。 

思想的火花迅速燃烧成行动的火炬。常州局一边向江苏检验检疫局领导汇报,一边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两级部门一致认为,这是一件有利于检地双方的好事,纷纷表示全力支持。从政策导向看,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也正处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黄金期,国务院、质检总局、科技部门相继出台了鼓励政策,利好消息不断涌来。 

筑巢引凤来 

思路有了,政策有了,还需要一个载体,才能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接下来,这个产业园该落户在哪里呢?常州局将目光聚焦在天宁经济开发区黑牡丹科技园。这座建于2012年的园区,有着一流的设计布局、优质的办公环境,其浓重的现代气息恰好契合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而此时的黑牡丹科技园也正面临招商的难题,当地政府、检验检疫部门、黑牡丹科技园三方一拍即合。 

 5月19日,常州市政府与江苏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了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的建设。根据规划,园区用地300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分三期完成,将围绕智能装备、碳材料、轨道交通、新医药等新兴战略方向,提供集中检测服务。 

为了吸引检测机构入驻,常州局和天宁区政府全面梳理国家、省、市相关优惠政策,努力从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为园区建设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精准化的政策扶持。筹备中的检验检测认证学院是常州局携手常州工程学院的一大创新,该学院针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需求,为产业园量身定制专业,批量输出人才。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在政府、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的共同推进下地方,老牌检测机构SGS进来了,日本波肯来了,UL也来了……全球排名前五位的检测机构就来了4家。9月29日,在二期项目开工仪式上,又有10家检测机构入驻。目前,已有21家知名检验检测认证企业签署入驻协议。根据规划,质检总局国际交流与培训基地、非洲国家技术法规研究和培训基地、常州进出口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均将陆续入驻产业园。 

 产城共融合 

 “产业园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提升质量强市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检地双方要携手将其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在产业园揭牌仪式上,常州市委书记阎立怀揣希望、信心满满。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注重战略的整合效应,在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同时,深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戴云徽说。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常州屡屡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为此,常州局从谋划之初就着重对接国家战略,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入手,凸显常州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 

为此,产业园依托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家检验检测联盟——质检龙城论坛。通过联盟,常州局将采取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制定检验检测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建设“一带一路”检验检测信息智库等方式,促进企业和“常州制造”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一垄梦想的试验田、一片创业的新热土。“产业+地产+金融+互联网”四位一体的产业形态,正让常州这座城市勇立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潮中,奋楫前行